2009/04/15

談修行

問:「什麼是修行?修行是否會得福報?」

答:

修行,就是 修正行為

命運,可以分成兩個方面

一個是 福,另一個是 慧

福報 與 智慧

財富受用功名 … 都是福報

但個人對萬法真理的體悟,則為智慧

一般世人所說的 好命,指的是 福報

福報 是 累世修佈施而來的結果

可以想成,有一個跨越時空的「福報銀行」

你生生世世都可以存錢在那邊,等你需要的時候,自動提領來用

如果我這一生,處處救苦救難,捐錢出力,真正關心他人,

那「福報銀行」的存款自然增加,而且誰都偷不走,隨時都用得著

但福報也不見得是 長期存款

有些是 短期存款啊 …

這輩子就可以看得到領得到的

至於智慧,就比較難理解

智慧是一種領悟的程度,他的可貴在於他的作用與影響

例如說,有一個富人生病快要死了

他說: 我有很多錢,誰可以救我的命,我就把錢全部給他

找不到看得懂病的醫生,那麼多再的財富,也買不了一條命

這時候來了一個醫師,他路過一看

喔 … 原來是「氣胸急性發作」

他看過,他剛好懂這個病,

他就拿個針筒,找對位置入針把氣抽出來,就把病治好了

這種能力,就好比智慧,雖然不能拿去賣錢

但在緊要關頭,只有智慧才是真實的價值

佛門說的「二足尊」,就是智慧、福報 都俱足了,這樣就好修行

如果把修行比喻成開車

我們雖然知道方向,但還是需要一台車,而且車子要加滿油

車子和油,就好比是福報

但如果有車子有油,卻開錯方向,卻還是無法到達目的地

能夠開好車、開對方向,就是智慧

到了目的地,那就是成佛啦

佛語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

上輩子修 佈施 … 這輩子一定會得到福報

修法佈施,得聰明智慧
修財佈施,得財富受用
修無畏佈施,得健康長壽

佈施這兩字,一輩子奉行,晚則來生受益
速則今生自利、子孫也沾光

我從學佛以後,也是繞著這三佈施來改變自己的行為

以前我看病也許不耐煩

現在我懂得,耐心看病,幫別人解決問題,就是施以無畏佈施,

我自己也可以得健康長壽

我把自己懂的心得發表出來,無償分享給別人,利益大眾,則是法佈施

我自己受用俱足,把錢財拿來救濟貧苦,則為財佈施,

我的錢會愈賺愈多,一輩子不愁吃穿

至少到目前為止,我可以跟大家見證,

佛經講的這些話真實不虛,我自己的體驗可以作證

只要有信心,堅信這些話,一輩子信受奉行,絕對得大利益

幫助別人,自己得到的會更多

損害他人、詐騙他人,只有眼前的小利益,自己的損害卻是生生世世的

過去我不懂這些道理

所以做了一些損人利己的事

現在我懂這些道理,反過來改正自己的行為

寧可吃眼前一點小虧,也不願意做損害大眾的事

這就是「修行」

修行就會行福報,懂得修行就是有智慧

如果別人問你的問題,你也可以答上來,利益人心,這也是隨緣佈施喔

修行不止是吃素念佛而己

最重要的是心性與行為都要跟著改變 … 這才是真修行

吃素念佛當然有好處,但不能只俱表相

心性與行為都要跟著改變 … 這才是真修行~~~

不吃素,不學佛,也可以修行

修行是人人可以做的,不止是宗教的意境

不吃素,也可以學佛,但學了佛,就要真修行! 不然欺騙佛法

當然,吃了素,也不一定要學佛

修行 、學佛、吃素 … 都是可以分開的

第一步一定要發心修行,其它的自然而然就有善緣

如果老是覺得自己對,別人錯,全世界對不起自己

這就是沒有修行,甚至也很難有修行的機會

如果能靜下心來,發一念懺悔心,

知道自己過去錯了,那離成佛就不遠了




問:「我的朋友是基督徒,他說做善事可以,但他不能唸佛,這樣修行有用嗎? 他又怕跟自己宗教有衝突,但是他又覺得佛經有些理念很不錯,怎麼辦?」

答:

基督徒也是修行者啊

神愛世人 … 世人沒有邊界

神不說:神愛基督教,不愛非基督教

天神的愛是大愛,所以天神也愛佛教徒

佛普度眾生,基督徒也是眾生

所以佛也愛基督徒,佛看眾生都是平等的

我遇到基督徒 就跟他講聖經 讚嘆基督教

我看基督徒也是未來佛啊

天主是父,佛是導師

你會因為有爸爸,而不肯上學拜老師嗎?

你可以這麼說: 佛不是神,佛是聖人

佛和耶穌基督、孔子是差不多時期的聖人 … 他們都是教我們做善人

我們學佛,是學佛的智慧,而不是拜他為神

我們心中可以只有天父為神,但卻可以有很多老師

就好比,教會裡有神父,別的教會也有很優秀的神父

我不會因為信了主,就否認教會的神父

也不會因為認定這位神父,就否定別的神父

所以基督徒可以放心的研究佛法 而堅信上帝 這兩件事不衝突

就像我是佛教徒,但我也喜歡聖經

佛教是無神論的

佛教講的是究竟宇宙人生智慧與真理

佛就是教你成就無上智慧的那位老師

天父對我們有養育之恩,但佛對我們有教導之恩




問:「朋友真的很排斥佛相與廟寺,但很意外他卻很喜歡看佛語詞句,他覺得簡單一句就點出很多道理。」

答:

佛現相也是為了讓眾生有信心,佛的現相不是本意

廟寺只是接引眾生學佛的場所,而不是宗教信仰的中心

(佛教到末期的確是變質了)

佛為了接引一般民眾學佛,所以隨順眾生的習慣,這是一種大慈悲的表現

就好比,一個大學教授,要教他的兒子學四則運算

他也不可能講高深的大學數學

他只得降低自己的程度,從最兒子聽得懂的話講起

佛當年在印度地區,若不現瑞相、就不容易接引眾生

就好比,當年耶穌基督也現出了許多神蹟,也是為了讓民眾有信心

他們自己都受苦受難,並不求名求利

都是為了幫助無知而受苦的人民

所以我們對佛教和基督教都應該平等尊敬

昔人已遠,但留下來的經典與教誨,仍然利益後世

你的朋友這樣也很難得啊

佛的用意就是希望有緣人能參入佛經

他不必看佛相、不必去 廟寺,就直入寶藏

這樣很好 應了佛的本意啊

佛教重的是實質,而不是型式

人們也許可以否定佛教的外在,但無法摧毀佛教的內涵

HEMiDEMi Technorati Del.icio.us MyShare個人書籤 加入Yahoo書籤 加入Google書籤 DiggIt!

2 意見:

書蟲 提到...

口木你好
想請教一下
我唸經一定得在佛前嗎?
還有經文有部份不懂
要先查懂註解
還是可以一直重複唸下去
正在唸誦藥師經
感覺很棒但有這2個問題
我知道你最近很忙
有空在麻煩一下 先謝謝了
你兒子好棒

口木 提到...

nini你好! 唸經只要恭敬即可。不一定要挶泥型式。但要避免在廁所及夫妻房(以示恭敬)。所謂的佛前,不一定是「佛像前」,佛像只是法具,只要心中有佛 無處不有佛在。專心念經本身就是一種殊勝的修行方式,不了解經文也沒關係,若在念經中還求解悟,難免橫生妄想。一般的念經歸念經,專心一字一句念清楚、念對,就可以。另外的時間可以研經、看註解、聽經,兩件事應該分開,比較好。研經與念經相參相輔,自然會有解悟。 福慧雙修,道業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