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25

智語文摘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道不同,不相為謀。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德不孤,必有鄰。

巧言令色,鮮矣仁。

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風來疏竹,風過竹不留聲。雁度寒潭,雁過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

老子所持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憂勤是美德,太苦則無以適性怡情。澹泊是高風,太枯則無以濟人利物。

人出巧詞,誠以接之。人出厲詞,婉以答之。人出虐詞,默以待之。不矜才,不使氣,自然言少。不遷怒,不二過,自然心安。

獸性是生長暴力的種子,奴性是培養暴力的肥料。

硬要執其所站的一端而改另外的一端,實在是愚昧的。

愛迪生說:「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又說:「世人常將我之成功,歸功於我的天才,其實我的天才,祇是刻苦奮鬥而已」。

林肯說:「我們要涵養一種高尚的人格,就應該養成一種,公正不苟的優良品德」。

在內善養我聖潔無疵之心靈,在外自會發出閃爍無比的光明。

一朵野花不能造成春天,一株良木不能構成華廈。古人說:得人者興,失人者亡。

有忍耐的德性,才能成就偉大的事業。小不忍則亂大謀,匹夫之勇,可能使自己及親屬受殃。

寬宏大量、柔和容忍,教化人民。對於無禮之人,更應以慈悲之心來感化。
大丈夫當容人,勿為人所容。

一棵生長在石頭上的小植物,無論環境怎樣惡劣,它總要用盡力量跟石頭戰鬥,爭取生存的機會。

若人近賢良,譬如紙一張,以紙包蘭麝,因香得香。若人近邪友,譬如一枝柳,以柳貫魚鰲,因臭得臭。

蠶作繭不是想永遠住在裡面,是要化成蛾從繭飛出去。

人生最大的意義,是認識自己,改造自己,發揮自己和昇華自己。

人在憤怒的時候,有許多情緒上的反應,而此時作出的決策,常常是非理性的,會誤導或作出難以補救的後果。

整個人類底生命,宛如一道壯闊的洪流,從不可知的過去,洶湧著衝向不可知的未來。我們每人都只是,這種洪流中的一粒水滴,一個泡沫。

當你為沒有一雙高貴的鞋子穿,而愁惱時,不妨想想那些,沒有雙腳穿鞋子的人們。

失敗縱然使人沮喪、懊惱,但從失敗中所獲得的教訓,啟示,卻令人更加成熟、堅毅,與知道對治的方法。

堅定之意志與不屈不撓之精神,是自古以來,所有英雄豪傑成功的鑰匙。

學知之方,乃「誠」之工夫也。故學知者,學非博無以極其知,故以「博學」為首。而學之方,非「審問」無以窮其理,故次以審問。審問非「慎思」無以得其精,故次以慎思。慎密也,非以「明辨」無以決其疑,故又次之以明辨。明辨又非「篤行」無以選其實,故終之以篤行。

格物、致知、意誠、心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一心念佛,往生極樂世界。

偉人必須具有溫和謙讓的美德,與忍受批評毀謗的雅量。

信是我所播的種子,智慧是我所耕的犁,抑制身口意的惡業,就是在我心田裡除草,精進是我所牽的牛,去而不回,進而行慈,將我運到安祥的境地。
佛能空一切相成萬法智,而不能即滅定業。佛能知群有性窮億劫事,不能化導無緣。佛能度無量有情,而不能盡眾生界。

南閻浮提眾生,志性無定,習惡者多,縱發善心,須臾即退,若遇惡緣,念念增長。

嘗聞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茍不發廣大心,立堅固願,則縱經塵劫,依然還在輪迴,雖有修行,總是徒勞辛苦。

佛說:「汝當放捨外六塵、內六根、中六識,到無可放處,便是汝放身命處」。

人生最後三大要:一、善巧開導,令生正信。二、大家念佛,以助淨念。三、切戒搬動哭泣,以防誤事。(弘一法師云)

內心如果還有著憤怒、誹謗、忌妒、諍鬥、貪婪的火燄在,那麼你永遠也無法寧靜下來的。

一位智者,會不斷提昇自己的經驗與智慧,改變自己對待生命與外境的態度、即使在不完美的環境裡,也能掌握自己追求的,使自我獲致實質的成長。

哲學的定義:一、培養智慧。二、發現真理。三、印證價值。

昨日的愚蠢和荒唐讓它流逝,今天是新的一天,要好好的開始,使你的精神昂揚振奮,不要讓過去的失敗成為未來的累贅。

禪坐三法:一、安心,把心安在丹田。二、放鬆,身心自然安適。三、觀想,氣遍全身及毛孔。

放逸於感官刺激者,猶如飲鴆酒望止渴,應戒慎處之,否則即會遭受痛苦折磨。

增強你的能力,淨化自己,求得內在的力量,佛就會跟你說:「我要進入這間活的殿堂」。準備自己這種情況,移走不淨的思想,你會發現真理就在你心中。

在有智慧的人看來,並沒有所謂「不好」的事情。只要知道怎樣運用,人生各種事情,都是成長的階梯。

時常留意他人的過失和容易動怒的人,他本身的污點在增長,他的身心將無法得到寧靜。

沒有敵人能比自己的貪婪、憎恨、嫉忌等思想,更能傷害自己。

佛經云:「世上沒有只受到誹謗的人,亦沒有只受到讚揚的人。以往如此,將來如此,現在如此」。所以一個修行者,只要本著自利與利他的原則,就不必顧慮別人如何評論。

佛說:「若有眾生,為我出家剃除鬚髮,披服袈裟,設不持戒,彼等悉已為涅槃之所印也。剃髮著袈裟,不持於禁戒,乃至毀犯盡,但持袈裟片,假名為比丘。是人猶能為諸天人示涅槃道,勝於一切在家俗人,是故天人應當供養」。

修學佛法的人,最重要的是認識自己、把握自己,不要給外面的境界所感動。世間上的是非善惡,都沒有絕對的理由,我們不要給這些無謂的葛藤牽絆了。

千萬不可輕視你所不知道的真理,否則你可能會用生命的代價,來補償你所犯的過錯。

佛陀說:「要接受我的教法,不能依靠盲目的信仰,而是必須透過理智的抉擇」。

一個發怒的人,往往容易喪失「理智」。盛怒之下,使本來可望化干戈為玉帛的局面,變成無法收拾,而造成兩敗俱傷的悔恨事。

小不忍則亂大謀,凡是不能忍耐,而在衝動的行為下做出之事,往往會造成很大的禍害,而斷送我們大好的未來,甚至殃及到一些無辜的人。

眾生在生死中流轉的根本動力,不外無明與貪愛。無明與貪愛,如兩條繩子,將眾生牢牢的繫縛在三界的牢獄中。

生死本際凡有二種:一者,無明。二者,有愛。眾生於無始生死,無明所覆,愛結所繫,長夜輪迴,不知苦之本際。

無得、無證,是沙門法,所以者何﹖若有所得,心則動亂,若有所證,則自矜負。動亂、矜負,墮於魔業。若有自言「我得、我證」,當知則是增上慢人。

佛言:「因眼見色,因心思覺,生貪愛心。愛著既是無明,為愛造業,名之為行。若能反流觀無明源,及心性空,恩愛亦空,無業無行,即無諸法生,無緣何故。一切諸法本因緣空,無主覺此,盡本緣故,稱真妙行,亦名無生忍」。

真如本體不動,如浩月當空,叫做「如」。垂跡應化,如月印千江,叫做「來」。雖不變不動而垂跡應化,非來而來,雖垂跡應化而不變不動,來而非來,故名「如來」。

達摩四行:一、報冤行,修道遇有苦厄的時候,當念此是業報,是我宿世所作業因,現在應當安心忍受,不生憎恨。二、隨緣行,遇有順境,無所貪著,緣盡歸無,何喜之有,因此得失隨緣,心無增減。三、無所求行,就是對於世間的一切都無所求,因為三界都是苦的。四、稱法行,即稱法性之理而行。

面對無限廣闊的未來,和無限美好的遠景。我堅信只要立下目標,全力以赴,必能成功。成功之路雖布滿荊棘,坎坷,但以堅定的意志力,「知其不可而為之」,必能克服困難。

有蟄伏黑暗的能耐,才能目睹破曉的光明。有隱忍寒冬的頑強,才有春到解凍,奔湧出山的激盪。

世界的聖哲,他們不以權勢、財富、名位、學問來號招我們、卻以人性的潛德幽光,人格的淬勵提昇,以及自我的犧牲與超越,來昭示我們生命的意義何在。

寧可精讀少數的書,充分消化成為自己的觀點,而不要奢望博覽群籍,最後成了過眼雲煙。透過各種書評、書摘,或自一本書篩揀出重點部份細讀,可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廣博的資訊和知識。

書中不見得全是有益的知識,若不訓練養成讀後咀嚼、思考、玩味的習慣,以排除謬誤贅論,則永遠無法將正確有益的知識,真正歸於自己。孟子說:「盡信書不如無書」。

我看書一半是吸收他們的思想,另一半卻是尋求啟示,以建立自己的思想體系及尋找自己的人生方向。

一切宗教所崇奉的,不是具有宇宙力的上帝,而是大我的人格之神。要更進一步去體認我們的創造想像力,去體認古聖先哲的智慧與愛心,以期自身亦能充沛著普渡眾生的愛,以此使我們的愛力加強,令我們的愛無邊。

人生不是全速衝刺的百米賽跑,而是一場比耐力的馬拉松。我們不需要一起跑就奮勇向前爭第一,造成元氣大傷;而是要保持中上水準慢慢跑,一步一步的漸漸接近目標,就會成功。

From: http://nt.med.ncku.edu.tw/biochem/lsn/Seefo/Asen/word/word-4.htm

HEMiDEMi Technorati Del.icio.us MyShare個人書籤 加入Yahoo書籤 加入Google書籤 DiggIt!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