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 2010.08.22 03:01 am
大學指考放榜,牙醫學系分數上揚,北醫牙醫系今年首次擠進三類組前十,高醫牙醫也超越了中山醫學系,引起不少討論。
內外婦兒四科醫師由於社會地位尊崇,收入高,而且通常是醫療團隊的重心,容易出名,以往一直是莘莘學子追求的目標,相形之下,少有人願意放棄進入醫學系的機會而選擇牙醫系;但近年來,因為醫學系的修業年限長,醫師的工作忙累,多半缺乏生活品質,加以醫療糾紛擾人,收入接近而糾紛少的牙醫系因而逐漸抬頭。類似「避重就輕」的現象,其實在醫學系畢業生選擇專科分科時早已出現,對台灣醫界未來發展的影響值得正視。
醫界傳統上將內、外、婦、兒四科並稱為四大科,除了照顧的病人數最多外,也因為這幾科的醫療成果往往代表一個國家或地區的醫術水準;四大科醫師的成就感最高,雖然住院專科訓練極具挑戰,早年仍吸引了許多醫界菁英投入,譬如外科訓練的難度最高,訓練時間最長,卻曾被醫學生視為選科的最高榮譽,通常只有前三名才有資格進入訓練行列。四大科過去是前段班醫學生的最愛,近年來卻經常招不足額,醫界甚至謔稱之為「四大皆空」,意指各大教學醫院的四大科幾乎每年都有空名額,外科及婦產科的情況尤為嚴重。
醫學生不再青睞四大科,轉而投身皮膚科、眼科或耳鼻喉科等「五官科」,甚至冷門的精神科、病理科或放射治療科,這種「避重就輕」的現象其來有自:四大科的訓練時間長,需要照顧的住院病人多,值班時間長,超時工作之外,下班後還得應付突發的緊急醫療狀況;相形之下,「五官科」專科醫師的養成及未來開業都比較容易,訓練時沒有那麼辛苦,收入也不差,更重要的是不需要應付午夜突如其來的緊急手術或接生,得以維持個人生活品質。事實上,國內「四大皆空」的現象並非特例;日本近些年也有外科、婦產科及新生兒科招不足額的困擾,厚生省並曾為此發動大規模調查以探究原因。
有人將這種異於往常的現象,歸因於「草莓族」醫學生抗壓能力不足,以及對生活品質的重視,但環境改變的影響更不容忽略。醫療糾紛逐年增多,而台灣特有的抬棺抗議文化及暴力威脅風氣,嚴重影響了年輕醫師選科的考量;四大科的醫療糾紛一向偏多,難免令人裹足。此外,健保給付制度也是造成這種現象的推手。過去,四大科醫師經過嚴苛訓練後,經常仍須超時工作,甚至犧牲睡眠處置急重診病人,然而,至少可以換得豐厚的待遇;健保改換給付制度以後,除了間接逼迫醫師減薪,同時拉近了各科醫師的收入差距。少了高薪的誘惑,還有多少人願意犧牲個人的生活品質,苦熬多年,只是為了換取虛名與成就感呢?
台灣的臨床醫療早已邁入先進國家水準,許多醫界前輩的努力功不可沒,而這些人幾乎都曾經過傳統四大科的嚴格訓練。雖然國內的醫師人力不斷增多,醫師與服務人口比不斷下降,健保制度更獲得國際讚譽,但現在的四大科住院醫師乏人問津,影響所及是若干年後幾個主要專科的醫師人力不足,甚至發生斷層;屆時,新生兒乏人照料、急重症手術欠缺完整訓練的醫師、臨盆找不到合格醫師接生,台灣的臨床醫療服務勢將面臨新的挑戰,遑論進一步的醫學發展及臨床研究?這種情況下,健保還能維持國際水準的服務嗎?
「避重就輕」可視為人之常情,醫學教育或許可以改變部分醫學生的觀念,緩解「四大皆空」的現象;但歸根究柢,要改善近年來專科醫師分布不均的問題,仍有待衛生署與健保局及時權衡輕重,設法調整目前醫界不同工卻同酬的給付結構,讓付出勞力較多、風險較大的專科得以獲得較高的報酬,以鼓勵年輕醫師選擇從事比較辛苦的科別。同時,醫界也應盡速改善現行專科培育環境,維持順暢的升遷管道,吸引更多年輕醫師投入,避免日後追悔莫及。
【2010/08/22 聯合報】
口木說法:
人口老化、科技日新月異,醫療成本不斷增高,但受限健保總額控管,自費發展受到政治氛圍打壓,醫療成了「無利可圖」的賠錢事業,在自由經濟市場,年輕人自然懂得往低風險、合理收益的職場發展。
與其說是「草莓族」醫師不願意從事「四大科」,不如說,四大科根本沒有提供合理的誘因吸引年輕人投入。社會不斷仇醫、製造醫病對立,又能期待有多少傻子投入醫藥幹「吃力不討好」、天天怕被告被關的「恐怖行業」呢?
不問醫師對這個社會做了什麼,先請問,這個社會到底對醫師做了多少殘忍的事 !?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