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02

正視高等教育的病態與扭曲

中國時報 中時社論
2007.09.28 

 在知識經濟與全球化的時代,許多人都已觀察到個人所得與財富有兩極化的趨勢,也就是所謂的「貧者越貧,富者越富」。原本在統計常態分配中段的廣大中產階級,也開始在往兩端走,有漸漸形成「M型化」的隱憂。當然,任何一個時點的靜態社會所得即使略有不均,也未必值得憂慮;一般而言,社會學者在靜態所得分配之外,更在意動態的階層移動。如果父母的富有不見得能保證子女的富有,而父母的貧困也不妨礙兒孫出人頭地,則社會貧富貴賤的階層就有動態的更替,而短期的所得分配不均,也就不那麼受人詬病了。


 然而社會階層的流動並不是憑空而來的。一般而言,促成階層流動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教育。教育在社會中扮演兩種功能,一是啟蒙、二是累積人力資本。我們一方面希望貧困家庭的子女能夠接受免費的國民基本教育,以助其啟蒙,另一方面也希望所有人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機會,以助其實踐自我。如果基礎教育能免費、高等專業教育能提供平等機會,則政府對社會階層流動就已經做了基本的協助。相反的,如果在財富漸趨M型的社會,連教育機會均等都做不到,那麼弱勢翻身就更困難,「貧者長貧、富者恆富」就有可能成為社會積怨了。

 日前,本報專題報導指出台灣的大學畢業生,從學校畢業踏入社會第一天開始,就體驗了教育階層的M型震撼。據報導,七月份十萬多名初次尋職者中,台、成、清、交等國立大學畢業者尋職相對容易,但是冷門校系則遍寄履歷卻苦無面試機會,形成強烈對比。資料顯示,有廿四%的職場新鮮人連一次的面試機會都沒有。這麼高比例的畢業生,將來也許會變成失業人口、或低度就業、或退出勞動市場,無論如何都顯示其過去四年左右的大學投資多多少少都有些浪費。十萬六千人的廿四%就是兩萬五千人;每年兩萬五千人的教育訓練石沉大海,這對受教者而言、對國家而言,都是非常可惜的。由此也確實該對當前的教育政策做些檢討。

 首先,教育當局要仔細檢視一下知名公立大學的學生家庭結構。有學者分析指出,台灣家庭經社地位良好的學生,其實有更高的機會就讀公立大學。過去數年,教育主事者一再改變基測、學測、推甄、申請等入學方式,但不論入學方式如何改變,卻始終要以匿名聯合筆試的成績做基礎,就是因為聯考有其公平性。如果我們社會花了這麼多力氣以不同的考試入學方式追求公平,但到頭來還是對家庭經社地位高的學生有利,那麼這種表象考試公平的背後,其實還是有若干不利社會階層流動的因素,值得教育當局重視。尤有甚者,當各種學測或聯考的競爭激化時,所有學生都投入不必要的機械式演算與記憶,平白無故地養肥了補習班業者。這樣「考試程序公平、階級流動不公平」的窘況,難道是教育當局所樂見的?

 其次,台灣兩千三百萬人口卻有一百六十幾所大學的世界奇蹟,也確實到了主管當局出手整頓的時候了。我們並不贊成以「人力規畫」式的經建思維,去管制大學系所的興廢與招生人數。但教育當局在短短數年之內,容許台灣數十所專科學校改制為技術學院或科技大學,也絕對是不負責任的施政。我們的教改高層說要將台灣的大學依加州大學加以分類,區隔為研究型、教學型與社區型三種,卻懾於可能的反彈始終不敢執行。教育主管明知大學已然過多,卻不敢違逆地方民意代表的壓力,仍舊在各地不斷「升等」技術學院。教育部一直說要建立大學院校的退場機制,但就是沒有哪一位部長敢得罪人,真正以公開的評鑑數據或招生資料促成學校的退場。

 今年大學應屆畢業生的兩極化就業狀況,雖然令人不安,卻是日後學生選校選系的重要參考。這樣的資訊其實不應僅由媒體片段的報導,而該由教育當局做全面的統計。大學退場與學校分類不能光說不練,而要靠數據揭露與媒體的報導提供資訊,再由教育部循序促成。我們的教育部長在虛幻意識形態之外,是不是也能關心一下高等教育的實際問題呢?


口木說法:

原本經濟地位較低的族群,可以在國中畢業後選擇進入技職體系、五專習得一技之長,及早建立經濟地位

現在因為12年國教,以及大學教育的普及化

使得這些原本已弱勢的人,不得不舉債就學度過三年加四年的「普通教育」

等到大學畢業後,才發現原本在職場上還是那麼地弱勢

這時候不但損失了寶貴的時間,而且還得面對數十萬的助學貸款壓力

個人以為,目前台灣幾近於「通識教育」的「偽高等教育」是加重階級差異的元凶之一!

要讓低社經地位的孩子翻身,最好的方法就是廣開技職教育之門,讓他們先習得一技之長,及早幫助家裡脫離貧困,之後行有餘力,再選擇進入高等教育機構進修。

當大學窄門變成大學寬門,殊不知放進來的沙丁魚,多年後,卻成了食物鍊下最下層,更無力反擊的供肉者。

HEMiDEMi Technorati Del.icio.us MyShare個人書籤 加入Yahoo書籤 加入Google書籤 DiggIt!

3 意見:

賭上一切的人生,只有痛快可言!! 提到...

就算進入技職體系也沒用
現在的技職學校實習課刪到快沒了,都是學一堆紙上計算的東西而已

katff 提到...

樓上的網友說的一點都沒錯...,電機科原本是要上自動控制的課程,結果卻變成只有機械科才有,小弟我也只有高職畢業,未來是否會在繼續升學還在三思中,回憶起高職求學時期,班導師教我們電子學.數學.基本電學,結果每堂至少會有1~3題算錯,後來我在無意中看到原來我的導師每次有空閒時間就是窩在電腦前作啥?你們絕對想不到是玩股票,沒錯就是花人民的納稅錢買的新的液晶電腦在看盤,我此時才恍然大悟原來每堂課會算錯答案是有原因的,且還沒有電子學的證照,卻教我們班電子學...,想到這樣的讀書環境換作口木前輩,你還會讀的下去嗎?現在的社會風氣也大大改變了,老師上課能躲的就躲誰叫他是老師,我就一直在思考到底要不要在繼續讀專科,讀兩年畢業花15萬左右,能作的工作機會雖然提高了,薪水不見得會大大提高,15萬要花多少時間才賺的回來,雖然有人說讀高一點認識的人也比較廣,認識多一點的人又如何?萬一都是要來跟你借錢的,又或者專作一些有的沒有的,倒不如就別讀了...口木前輩不知你有啥心得說出來讓小弟當作是個意見也好.

口木 提到...

因為我不是念電子出身的,實在很難為K兄提供好的意見。不過,如果真的認為有需要,何不趁年輕,好好地做個選擇呢 ? 只要認真的今,我相信應該還是會有報酬的。